中国出版集团:外文书编辑眼中的翻译出版困境
9月30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翻译日,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步伐的加快,中国大陆的翻译市场和规模高速发展,急剧膨胀。近几年版权引进图书市场也是一片繁荣景象。伴随市场发展的同时,有关译界问题和翻译市场怪现状的讨论在近年也越来越多,并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鲁迅文学奖里的优秀文学翻译奖是国内仅存的有号召力的文学翻译奖项,但今年的评选却呈现颓势。在不到40部的送审作品中,仅有5部入选。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对此表示,翻译作品质量的下降,体现出当下出版行业的浮躁风气以及文学翻译行业不景气的现状。 众多译界人士对翻译问题呼吁多年,比如提出要举办国家级翻译奖,要提高翻译出版门槛,要培养青年译者,并要当心小语种译者青黄不接等等。但在嘈杂声中的呼喊,却似乎没有太多成效。 我们改呼吁为调查,近期向全国各大出版商外文书编辑发去调查问卷,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在内的三大翻译社,乃至新经典文化公司、博集天卷文化公司、万卷出版公司、后浪、中资海派、华文天下等文化公司,还有法律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等全国20余家出版商的外文图书编辑。我们希望通过对一线编辑的调查,了解他们眼中对译者乃至当下翻译工作的看法、困惑,以及如何应对的做法。 中国译界百年来名家名译辈出,但近些年来,读者对文学翻译满腹牢骚,买翻译好书,变得越来越难。那些寂寥的翻译前辈,给读者留下堪称标杆式的高质量译著。 林纾 严复 郭沫若 周作人 张谷若 朱生豪 查良铮 钱春绮 萧乾 李文俊 冯亦代 汝龙 卞之琳 傅雷 王道乾 冯至 杨绛 丰子恺 杨宪益 黄裳 叶渭渠 陈中梅…… 《巴黎茶花女遗事》《天演论》《浮士德》 《少年维特之烦恼》《战争与和平》 《喧哗与骚动》《情人》《葛朗台》《高老头》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堂吉诃德》 《伊索寓言》《源氏物语》《奥德修纪》 《猎人笔记》《雪国》…… 时下翻译现状 急功近利:国内不时有诸如龙婧、李斯等全球最牛翻译出炉,一人通晓多国语言,有多本著作出版,在不少团队作业背后是“剪刀+浆糊”的“创作”乃至侵权。 后继无人:“文革”之前的职业翻译家可以靠稿费生活下去;但现在千字约40~60元的稿费,让众多以翻译文学作品为主要收入的译者来说,望而兴叹。优秀译者大量流失,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快译通”译本,英语、法语之外的小语种文学翻译更是稀少。 当下的译者可靠吗? 参差不齐成为编辑对译者的看法 关于时下译者是否可靠的问题,调查发现,可靠与否并不因为编辑是就职于翻译大社或民营文化公司,就有明显不同的判断。参差不齐成为编辑对时下译者的基本看法。调查中超过1/3编辑认为时下译者不可靠,只有少数编辑认为,译者水平比过去有所提高。 调查可见,编辑对译者存在信任危机,这一结论或许也跟编辑需要用挑剔的眼光来品评译者的文本有关。在一些编辑眼中,一些名不副实的教授成为不靠谱的代名词,反而是经验不足但态度认真的学生相对可靠。在编辑的工作经历中,也有少部分要求译者重新翻译的经历。 法律社一位编辑的看法就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编辑的想法,他们认为,高质量的译者比较难找,时下有很多论坛是很多译者聚集之处,比如译言网和《经济学人》中文论坛,所以译者不难寻。如果能和译者成为朋友,好的译者有很多。但问题是,再好的译者也会存在问题,比如翻译的时候截稿日期比较急,就可能会影响翻译的质量。 也有译林出版社的编辑认为,译者可靠与否与编辑的能力相关,学院派编辑往往能通过同学或学院等途径找到相对可靠的译者。上海译文社编辑补充认为,要寻找相对可靠的学院派译者,更需要好选题去打动他们。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就是同一出版商所属的编辑,他们眼中的译者可靠与否得到的答案也截然相反。 而在译者的寻找上,近几年出版商纷纷设立翻译奖,立志于寻找与甄选一批热爱翻译、水平过关的译者;同时,态度认真、善于合作也成为他们的标准。沟通和维护成为一些出版商的工作重点。 从哪里找靠谱译者? 熟人引介和大学老师成为可信赖译者的重要途径 调查所见,编辑们找译者的途径不外乎以下几种:或是原有资源积累,或是通过行内人或朋友的介绍,或是自行阅读发现。其中,朋友介绍成为重要途径。就像口口相传的图书通常是好书一样,编辑们相信,朋友互相介绍的译者,也通常是有口碑值得信任的译者。 目前,除了一些翻译名家外,还有大学的一些专业老师,或是在做职业译者的个人,乃至很多翻译公司都成为编辑们寻找好译者的来源。有时,出版商也会直接引进我国台湾地区的繁体版译文等。其中,调查显示,大学外语专业老师成为可靠译者的主要来源。 一些网站的博客和豆瓣网等网络媒体,也成为发现和招聘译者的重要平台。目前更是出现如译言网、东西网等网络平台,通过团队协作,将文稿译完,最终经由出版社审核运作的新模式。 而对于编辑不了解的译者,通常做法是,通过多个人试译,从中比较选出最合适的。而基于编辑群体对译者的不信任,有编辑认为,无论是译者自荐,还是编辑自行通过阅读图书或网络发现,找到靠谱译者就像是策划畅销书一样,需要撞运气。 什么样的译者是可靠的? 译笔好+好人品=完美译者 调查结果显示,在编辑看来,好译者的第一要素是外文过硬,同时中文素养高,语言功底扎实,文笔要好;态度则成为编辑衡量译者的重要标准,编辑希望译者要有颗跟文本死磕的心,不仅要态度认真、有责任心,还要善于沟通,能尊重编辑的意见;第三则要求译者熟悉所翻译的领域,受过翻译课程的专业培训。 也因此,在编辑看来,译者只靠外语好是远远不够的,而好的文学修养,需要从小积累。人品也成为编辑关心的重点,如果译笔好,同时又有责任心,态度认真,几乎成为编辑眼中完美的译者。 也有一些编辑将喜欢读书放在首位,同为爱书人,才能共同完成一部作品。还有编辑提出,译者要有自己的翻译理念。比如,傅雷认为好翻译当使读者认为作者就是用译文的语言来写作的;而钱钅重书则认为好翻译当如媒婆。 除此之外,要热爱翻译,把文学翻译当作自己长期积累和发展的方向,有想象力,能与时俱进,涉猎面广,做一个“知道者”,能驾驭信息驳杂的文稿,也成为一些编辑的要求。 而在编辑要求中,资历并不是最看重的要素,有的编辑也只是要求译者需要有国外生活经历,比如有的要求在国外生活过3年以上。这样的要求在编辑看来,也许只是编辑对译者双语的文字功底,乃至对彼此的文化有相当程度的理解上的要求。 引进出版,最困惑的地方在哪里? 版权竞争无序、行业缺少尊重、信息渠道不畅成为关注焦点 目前版权竞争太过激烈和无序成为编辑们一致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编辑们诟病于目前版权价格被哄抬导致的恶性竞争。有个别出版商在未对市场做出足够的调查之前,草率地提高预付版税,导致国外出版社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无形中加大了出版成本。不仅与国外签合约之后的3个月就需要支付预付版税,同时,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版权购买年限是7到10年,但在中国通常只有5年。 编辑们还认为业内缺少尊重。由于出版周期较长,外版书出版的周期至少6个月,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时国内编手就抢出同类型的作品,甚至将国外同类型题材的图书中某些精彩的内容进行整改,摇身变成原创作品。还有如中国每年都有几十本书,号称是美国亚马逊排行榜第1名作品。也因此,编辑们希望同行要学会尊重作者、尊重作品、尊重读者。 有1/3的编辑认为,版权引进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关注。现在多数出版商大部分的信息是从版权代理处获得的,选书后再报价、竞价,由于代理人推荐的书和编辑们想要做的书对接得不够贴切,而编辑都看好的书往往竞争又很激烈。如何发现和挑到适合国人阅读的书籍也是编辑们在寻找好译者之外,比较困难的一件事。同时,走出国门的国外书展通常限于领导参加,编辑们也希望有机会能走出国门。 还有编辑表示,由于翻译工作门槛低,译者水平参差不齐,价格偏低,好译者流失,在市场上难觅,译者和编辑之间缺乏信任也成为编辑关注焦点。 观点 翻译编辑眼中的理想译者 李景端(出版人) 首先,希望译者是本学科或本领域的行家,最好还具备较广泛的涉外知识。这样的译者,熟悉本领域的学术或文艺动向,又了解国际关系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大气候,提出的翻译选题针对性较强,能体现在国外的价值,大体符合国内读者的需要,又可能有较好的市场预期。这些实际上很难全面做到,能实现其中一两点就不错了。这表明,翻译编辑对译者的期望,首先是从选题着眼。 其次,当然希望译者两种语言都过硬。不仅中外文基本功好,还要有翻译实践经验,善于处理不同门类图书原文的文字转换。现在许多出版社处理译稿,很少有逐句对照原文审读的。有的是事前试译抽查,合格后基本上只看中文了;有的是遇到中文有问题时,再重点查对原文;有的请社外教师外审或外编;还有的借口“文责自负”,根本只看中文,不顾外文,做些技术编辑,抢快就发稿。在编辑削弱乃至放弃译文把关这种情况之下,对译者素质的要求无疑更高了。 再次,就是希望译者有好的译德。主要希望译者真诚、沟通、别留一手。编辑最担心译者签约后,把翻译任务搞发包,张三署名,李四、王五翻译。还希望把翻译中遇到的问题,能无保留与编辑沟通,共同设法应对。此外,不要一女多嫁,不要透露商业秘密,不要违约侵权,等等,也都是对恪守译德的要求。 这几条当然是理想的期望,在现实中很难如意实现。尤其在当前追逐利润的社会环境下,有些编辑根本不去或无需考虑上述这些正当的期许,他们选译作者只要求一点:选题能赚钱就行。对于这种观点,已超出了严谨出版人的职业情操,就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了。 本文来源:http://www.cnpubg.com/zx/newsdetail.cfm?iCntno=80784 |
- 上一篇:上一篇:汉藏翻译规范委员会集中审定汉藏翻译足球术语
- 下一篇:下一篇:联名提案:应规范翻译从业人员提高翻译质量与水平